首页 > 资料下载 > 离子膜电解法制烧碱

离子膜电解法制烧碱

2010/5/7 [3286]

烧碱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它在化工生产中也是占有突出的位置。我国zui早应用的传统生产方法有水银法和隔膜法,其中水银法生产的产品质量好,但污染严重,基本被淘汰。隔膜法虽不存在汞的污染,但也有石棉绒和铅的污染,且隔膜法电解生产的碱液仅含10%左右的NaOH,要制成30%~50%的成品碱液需加热浓缩,该过程要消耗大量的蒸汽,一般蒸汽的消耗为5t/t(30%烧碱液),而且产品含盐多、质量差。目前,大多数烧碱厂采用先进的新工艺--离子膜法生产,离子膜法可直接制得含NaOH浓度为30%烧碱溶液,若要制得含量为50%的烧碱液体,经三效蒸发器浓缩即可,其蒸汽的消耗量仅为0.6t/t烧碱。它的总能耗比隔膜法低1/3左右,而且产品质量好。

  离子膜法采用高聚物制成的离子交换膜,它能使溶液中的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作选择性的定向运动。电解槽中所用的离子膜材料是用聚四氟乙烯和磺化或羧化全氟乙烯酯的共聚物制成的耐腐蚀、高强度的膜材料,使用寿命可达两年。阳极材料是采用先进的DSA金属阳极,耐腐蚀、效率高,电能消耗比隔膜法低1000 kWh/t液碱,被列入清洁生产工艺。

  离子膜法电解制烧碱工艺流程如图9-9所示。

  离子膜电解法生产工艺不仅避免了水银法造成的金属汞的污染和隔膜法石棉污染,且经济效益显著。一个年产2万t的生产装置每年可刨利税17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