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制备原则和要求


(一)培养基必须含有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所用的化学药品必须纯净,称取的份量务必准确。
(二)培养基的酸碱度应符合细菌生长要求。按各种培养基要求准确测定调节pH值。多数细菌生长的适宜pH值为7.2~7.6,呈弱碱性。
(三)培养基的灭菌时间和温度,应按照各种培养基的规定进行,以保证灭菌效果及不损失培养基的必需营养成分。培养基经灭菌后,必须置37℃温箱中培养24小时,无菌生长者方可应用。
(四)所用器皿须洁净,忌用铁或钢质器皿,要求没有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存在。
(五)制成的培养基应该是透明的,以便观察细菌生长性状以及其他代谢活动所产生的变化。
二、培养基制备过程
不同的培养基其制备方法也不同,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一)准确称量试剂 根据不同的菌类和用途,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培养基所需试剂必须纯净。
(二)校正pH值 将称量好的培养基各种成分放入容器内,标记划线,加热溶解,补充水分,测定酸碱度,常用pH6.8~8.0的精密试纸或酸度计测定。用1N
NaOH和1N HCl调节pH值到适宜范围内。
(三)过滤 将玻璃漏斗置铁架上,再用纱布夹棉花或用滤纸放在漏斗中,将上述培养基倒入其中过滤至透明。
(四)分装 将过滤后的培养基分装于中试管或三角瓶内(试管内每支装5mL;三角瓶中装100~150ml),塞好棉塞用牛皮纸包扎好,准备灭菌。
(五)灭菌
培养基的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一般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在水中煮沸后即被杀死,但细菌的芽胞有较强的抗热性,须经高压蒸汽灭菌才能达到*灭菌的目的。根据蒸汽温度随压力升高而上升的原理,即压力越大,蒸汽温度就越高。因此,在同一温度条件下,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比干热灭菌法效果要好。而且在湿热情况下,菌体吸收水分后,其蛋白质易于凝固变性,因为蒸汽的穿透力强,杀菌效果好。
高压蒸汽灭菌,一般采用15磅/平方(即1.05kg/cm2)压力,此时的温度是121.3℃。灭菌20~30分钟后,可达到*灭菌的目的。在进行灭菌的时候,首先要把灭菌锅内的冷空气排出,否则,冷空气存在会降低锅内的实际温度,影响灭菌效果。
- 上一篇:糖酵解途径
- 下一篇:蛋白质分离纯化的方法